(一)優化學校行政架構,提升學校管理層對行政及科組的監察及賦權承責。
目標 |
策略/工作 |
1)資訊組利用「策劃—推行—評估」的自評循環,監察工作的推行情況及成效,藉此不斷自我完善及持續發展。 |
(1)資訊組及各科通過專項(project-based)作為分工基礎,以栽培教師行政能力及增強各科組的職能和工作成效。 (2)繼續優化資訊組的行政架構、政策、指引及程序,完善自評機制。 (3)資訊組各成員繼續優化工作計劃,透過檢視、問卷調查、會議討論來監察計劃推行情況及資源運用,以評估工作成效。 |
2)優化資訊科技團隊,加強本組的專業知識和技能。 |
(1)資訊組主管與組長及組員緊密溝通,加強對各組員工作的監察,有需要時提供適切的啟導和支援。另外,資訊組主管與組長及組員(包括TSS)定期進行IT支援小組會議,約兩星期一次,了解及跟進他們的工作進度。 (2)資訊組主管及組長按學校發展需要參與有關資訊科技的專業培訓,並鼓勵及推薦組員參加相關的工作坊或講座,以提升本組成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。 |
(二)善用資訊科技及多元化教學策略,提升學與教效能。
目標 |
策略/工作 |
1)善用流動電腦裝置、電子學習平台及應用程式,提升不同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學習動機。 |
「BYOD自攜裝置」計劃由四、五年級延伸至六年級,讓教師及學生運用流動電腦裝置、電子學習平台及應用程式,加強課堂的互動性,並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。 |
(三)善用資訊科技及多元化教學策略,提升學與教效能。
目標 |
策略/工作 |
1)在學習過程中,善用流動電腦裝置、電子學習平台及應用程式,提升學生的投入感。 |
四至六年級推行「BYOD自攜裝置」計劃,以加強課堂的互動性,從而提升學生的投入感。 |
2)推動媒體和資訊素養教育,提升持分者的資訊素養及投入感。 |
參加教育局訓育及輔導組舉辦「理智NET」校園嘉許計劃。在不同層面舉辦活動,當中包括培訓、講座等活動。透過活動持續推廣健康上網及提升網絡安全意識等。 |
3)繼續發展Microsoft電子學習平台。 |
於學期初期舉辦家長講座/工作坊,介紹使用MS Teams的方法。 |
目標 |
策略/工作 |
1)完善學校電腦設備,建設良好的資訊校園環境。 |
(1)定時檢視及整理資訊科技硬件資料,完善設備資料。 (2)因課室電腦設備部分已使用多年,操作效能已出現老化的現象,故計劃進行分步改善或更換。 |
2)管理學校網頁,展示學校的最新資訊及校慶訊息,讓持分者及外界人士知悉本校近況。 |
(1)定時更新學校網頁資料,讓持分者及外界人士知悉本校的近況和最新發展。 (2)定時更新學校專頁(面書),讓持分者及外界人士知悉本校的近況和最新發展。 |
3)繼續發展Microsoft Teams電子學習平台。 |
(1)定時整理師生的MS365戶口,並繼續發展MS Teams電子學習平台。定時舉辦工作坊,讓老師熟習MS Teams、Outlook及Onedrive的操作。 (2)於學期初期舉辦家長講座/工作坊,介紹使用MS Teams的方法。 (3)資訊科技科老師在開學初期在課堂中加入MS Teams、Outlook及Onedrive教學,以協助學生進行學習或重溫操作。 |